发布日期:2025-09-01 浏览次数:
在2025年8月份举办的“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中,我院学子表现惊艳突出,斩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创下我院在该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成绩,彰显了我院在工程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作为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重要赛事,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在天津、杭州、大连三地举行,设置“新能源车”、“智能 +”“虚拟仿真”三大赛道共九个赛项,采用“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赛制。本次大赛共吸引了全国771所高校12.6万名大学生参加,经过层层筛选,仅有6000余名师生入围全国决赛。
在新能源车赛道中,我院学子申灏桐、钟宜伦、张君略、林伟鹏组成的团队,在李镔、梁旺胜两位导师指导下,历经数月锤炼,凭借对太阳能电动车性能的全面优化设计,以创新的技术方案和卓越的现场实践表现,在大赛中斩获国家级一等奖,这是我院在该项赛事中目前所获国家级最高奖项。
在智能+赛道中,由高韦、陈善昊烜、梁金玲、何国鹏组成的团队,在指导教师杨冬香、李亮的指导下,针对物流搬运中的机械系统稳定性、视觉定位系统高效性等问题进行迭代优化,凭借高效的技术实现和出色的团队协作,荣获省赛一等奖、国赛二等奖,杨冬香、李亮老师获省教育厅颁发省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本次赛事中,校赛由我院组织开展,参赛队伍覆盖4个学院17个专业,共41支跨专业队伍、163名学生参与,25名教师全程指导,20支队伍晋级省赛,最终斩获16项省赛奖项;我院两支队伍从省赛突围,最终在国赛中创下我院历史最佳战绩,展现出我院学子在工程实践与创新方面的强劲实力。
此次获奖是我院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成果。未来,我院将继续聚焦新质生产力培养需求,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文/图 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国赛照片
省赛照片
比赛获奖名单
序号 | 赛项 | 指导教师姓名 | 队长姓名 | 成员姓名1 | 成员姓名2 | 成员姓名3 | 获奖级别 |
1 | 太阳能电动车 | 李镔、梁旺胜 | 申灏桐 | 钟宜伦 | 张君略 | 林伟鹏 | 国赛一等奖、 省赛二等奖 |
2 | 太阳能电动车 | 李镔、叶榕伟 | 杨俊鹏 | 轩奥迪 | 李炎 | 黄奕楠 | 省赛三等奖 |
3 | 太阳能电动车 | 杨冬香、林凤兰 | 刘培泽 | 郑卓森 | 陈冠浩 | 陈智宁 | 省赛三等奖 |
4 | 智能物流搬运 | 杨冬香、李亮 | 高韦 | 陈善昊烜 | 梁金玲 | 何国鹏 | 国赛二等奖、 省赛一等奖 |
5 | 智能物流搬运 | 杨冬香、林凤兰 | 廖志强 | 黄俊阳 | 周诺胜 |
| 省赛二等奖 |
6 | 智能物流搬运 | 龙佳乐、付兰慧 | 梁伟朗 | 黎铭发 | 梁贤焜 | 谭景仁 | 省赛三等奖 |
7 | 智能物流搬运 | 汤健华、杨冬香 | 李素钙 | 林世灏 | 米竹 | 蓝琪 | 省赛三等奖 |
8 | 生活垃圾智能分类 | 李亮、叶榕伟 | 吕俊昇 | 张棋锋 | 林晓珊 | 张露 | 省赛二等奖 |
9 | 生活垃圾智能分类 | 付兰慧、张建民 | 欧钰妍 | 龙嘉琪 | 李福健 | 黄润辉 | 省赛三等奖 |
10 | 生活垃圾智能分类 | 杨冬香、杨敏 | 张锋 | 杨瑞 | 陈佳旭 | 劳福铨 | 省赛三等奖 |
11 | 智能救援 | 汤健华 | 陈泽楠 | 李春鹏 | 李永丰 | 陈思源 | 省赛二等奖 |
12 | 智能救援 | 汤健华、杨冬香 | 胡裕彰 | 陈润杰 | 叶舒蕾 | 苏羽翔 | 省赛三等奖 |
13 | 智能救援 | 黄光润、杨冬香 | 叶子露 | 朱镇浩 | 马晓申 | 徐锦炜 | 省赛三等奖 |
14 | 惯性小车设计与制作 | 崔福来、孔凡国 | 袁家宝 | 刘少钊 | 涂贤杰 | 卢永浩 | 省赛二等奖 |
15 | 惯性小车设计与制作 | 杨冬香、汤健华 | 刘振康 | 司徒颖豪 | 刘思源 | 曾强 | 省赛二等奖 |
16 | 惯性小车设计与制作 | 潘敏、谢惠敏 | 李涵 | 张德鑫 | 蔡槟 | 刘家豪 | 省赛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