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bet娱乐场_bet356体育在线-【官方授权牌照】

图片

图片

媒体邑大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邑大 > 正文

讲好江门故事 推动文化惠民——2017年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发布日期:2018-02-27 浏览量:

我市共6项作品入选省第7届音乐舞蹈花会,创历史新高。 黎禹君/摄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形成铺天盖地态势;坚决把好意识形态关,确保舆论阵地安全;成功举办世广会和华人嘉年华等文化盛会;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复查测评;加快建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文化惠民工程;引导扶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结出硕果;组织海内外主流媒体江门行,讲好侨乡故事;创新实施江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拔尖人才培养工程……

过去一年,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为统领,扎实落实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全力构建“大江门、大宣传、大文化”格局,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为我市贯彻落实“兴业惠民、治吏简政”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创新形式掀起热潮

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侨乡落地生根

“在全国各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中,江门正通过扎实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以实际行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江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市委书记林应武在省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在十九大会前、会中、会后,我市迅速行动,积极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带头学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思想理论武装为引领,创新了宣传学习的形式。例如,创新推出“邑政讲堂”栏目,共举办11期高端报告会,全市11000名科级以上干部实现同步同时上课。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是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当省党代表徐娜向开平玲珑新村20多位老人宣讲完党的十九大精神时,老人胡文仰感慨道:“因为党的政策好,我们的日子才过得越来越有滋味,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还要感谢社会各界的热心朋友。”

去年12月,恩平市牛江镇莲兴村的“老村长”冯华彪,在村里一对新人的婚礼上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为这对新人的婚礼增添了“红色浪漫”,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光辉照进了农村基层……这是我市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基层的生动体现。

我市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网站,通过户外广告等形式,在全社会形成轰轰烈烈、铺天盖地的学习宣传热潮。启动“理论直通车”,成立1300多人的基层宣讲队,组织专题宣讲2400余场次,覆盖逾50万人次,真正将党的十九大精神送到基层。

此外,我市还统筹内宣外宣、网上网下,在江门市人民政府网站、中国江门网等网络媒体刊播十九大新闻报道、评论文章1300多篇。除了刊发大量动态消息外,我市主流媒体《江门日报》刊发“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版80多个,发稿450余篇;江门广播电视台开设《十九大特别报道》等栏目,发稿400多篇。

主动策划讲好故事

凝聚推进江门发展强大正能量

“银信侨批把五邑华侨在世界各地的足迹勾勒了出来,华侨把银票放在信里寄回来,这体现了五邑华侨爱国爱乡爱家的精神,这些都是江门华侨文化的特色。”《欧洲时报》记者马林感叹道。

去年11月1日,我市组织国内外40多家媒体记者开展了“江门‘侨’精彩 缤纷耀全球”海内外主流媒体江门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这40多家海内外主流媒体代表深入江门各地,挖掘江门的人文历史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了解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的发展前景,并向世界传播了江门故事,所撰写的新闻稿件在全球300余家网站刊登转载,阅读量累计过亿。

“构建大宣传格局,讲好江门故事。”这是去年全市宣传工作的亮点和重点。据了解,去年我市主动策划了多个主题宣传活动。例如,我市开展了“‘走进一带一路’全媒体海外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展现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江门故事”;我市还充分利用江门发展改革亮点、重大活动,如第三届世广会和华人嘉年华活动、台山“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开平“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邀请国内高端媒体,多平台、全方位开展宣传报道。

这一系列“主动策划”的宣传,推动了我市大宣传格局的构建,在讲好江门故事的同时,亦守好了党的意识形态阵地。去年,我市还成立了江门市委网信办、江门市网络舆情信息中心,舆情管控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定期分析研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网络安全事件通报等工作制度。成功举办2017年网络文化节活动,推动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进网络,传播了网络正能量,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牢牢掌握了意识形态特别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此外,我市还大力推进媒体融合,成立江门市政务新媒体联盟,江门日报直播江门APP下载量超过40万、江门广播电视台“邑网通”客户端下载量近100万,主流媒体传播力得到显著提升。

去年,我市还成功创建省级侨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启动了国家级创建;台山市海丝史迹考古遗址公园成为广东省首个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项目等。去年,我市还成功举办了2017南国书香节暨侨乡阅读文化节,通过连续多年的举办,提高了市民的阅读热情,推动了书香江门、文化强市的建设。此外,我市还通过举办第二届梁赞咏春文化节、第四届中国·新会陈皮文化节等大型特色文化活动,挂牌成立岭南白沙研究院,进一步挖掘了侨乡文化内涵,打响“中国侨都”、“岭南儒城”、“文化惠民”三大品牌。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推动文明创建常态化制度化

“创文大大改善了社区环境,也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希望政府继续加大创文力度,形成长效机制,让市民得到更大实惠。”会城街道同德社区居民陆金玉说。我市坚持创文惠民,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创文带来的实惠和好处。

“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城市的最高荣誉,江门的创文工作从2006年起步至今从未停下过脚步。去年,我市“全国文明城市”顺利通过中央文明办复查测评,保留了复牌资格。

市委书记林应武表示,“全国文明城市”这块牌子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经过不懈努力并付出了辛勤劳动才换来的,来之不易;必须把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端正工作态度,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主动作为,从严从实把创文各项工作做好、做到位,开创文明创建工作新局面。

市委宣传部正是按照这一要求,本着对全市人民的责任担当,持之以恒推动文明创建常态化、制度化,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掀起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新热潮。坚持全域创建,大力开展市、县、镇、村“四级联创”,让创文成果向基层下沉惠及更多群众。

此外,打造爱心之城是我市创文工作的重要抓手。去年,我市全面启动了爱心之城建设,全市市民参与爱心之城活动达数十万人次。“志愿楼长”亦是爱心之城建设的一大亮点,目前我市“志愿楼长”超过4000多名,覆盖206个社区,该模式成为全省典范。

在文化惠民方面,我市创新开展了“十分钟文化圈”建设,江门五邑联合文化场馆建设稳步推进,全市一级以上文化站建设达标率达100%,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纳入省文化厅试点,全市县(区)多厅数字化影院实现全覆盖等,这一系列成果让更多市民享受到了均等公共文化服务。

去年6月27日,市委宣传部召开全市建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现场会,在全市铺开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自助图书馆环境很好、很方便,以后可以在图书馆看看书,再到对面的美术馆、艺术馆、国学馆逛逛,感觉应该不错!江门近年来的文化气息越来越浓了。”市民何晓亮说。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文艺精品创作结出累累硕果

不久前,江门演艺中心的江演时代影城项目成为入选我市文化强市专项资金“文化产业扶持类”的项目之一。“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扶持,让江演对江门的文化产业未来发展前景更有信心了。”江门演艺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我市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江门演艺中心是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这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

据了解,去年我市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和举措,如设立文化强市专项资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为全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增强发展后劲。

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文化强市专项资金的设立,将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遇到障碍、壮大遇到困难的时候助上一臂之力,增强宣传思想文化领域人士为“文化强市”拼搏的信心,引导社会各界重视“文化强市”发展,同时也为文化惠民夯实了基础,提升了我市文化服务和文化竞争力。

也正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导,去年侨乡文艺事业结出累累硕果,文艺精品层出不穷,屡屡获奖。

例如,《县令丁积》、《航父冯如》分获广东省艺术节综合类剧目二等奖、戏曲类剧目三等奖。我市共6项作品入选省第7届音乐舞蹈花会,创历史新高。《万里赴戎机——五邑华侨抗战实录》获得第十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纪录片《飞阅江门2016》获评第23届中国电视纪录片短片十优作品……

夯实文化队伍基础

构筑“金字塔”型人才结构

356bet娱乐场_bet356体育在线-【官方授权牌照】原副校长、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雄教授,白沙茅龙笔代表性传承人张瑞亨等是我市首批文化名家入选者。在他们看来,开展文化名家评选,对文化名家工作室给予扶持,体现了政府对宣传思想文化领域人才工作的重视。

据了解,张国雄教授牵头创办的侨乡文化工作室亦入选文化名家工作室,将获得10万元扶持资金。“侨乡文化工作室将力争发展成为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流的工作室,为省、市文化建设提供科学支撑。”张国雄说。

“开展文化名家和文化名家工作室评选将带动更多人参与到文化事业中来,让广大文化艺术领域的人才团结起来,共同推动江门文化事业发展。我希望通过建立文化名家工作室,为推动江门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张瑞亨说。

“文化强市”工作创新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才培养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方能见效。

据了解,去年我市启动了文化名家、文化名家工作室评选和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连出“三招”育英才,从人才选拔、培育、扶持等方面入手,通过顶层设计用“硬招”、评价选拔用“新招”、培养保障用“真招”,构筑起了“金字塔”型人才结构,探索出了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拔尖人才培养的“江门经验”。

其中,“江门市文化名家”、“侨乡文化工作室”评选工作系全省首创。据了解,去年底我市评选出了首批20名文化名家和3个文化名家工作室,每位名家可享受为期3年、每月500元的市人才特殊津贴,每个工作室可一次性获得10万元的扶持资金。

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则为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储备了“生力军”。这项工作于去年启动,明确了在5年内为我市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培养50名拔尖人才、储备100名后备人才的硬指标。

接下来,我市还将继续深化宣传思想文化领域人才培养工程。充分发挥“江门市文化名家”、“江门市文化名家工作室”示范效应,创造条件让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拔尖人才拙壮成长,着力发展宣传文化专业技术人才和民间文艺人才队伍,完善经费投入机制、业绩考核机制、表彰激励机制,夯实全市宣传思想文化领域人才基础,为江门建设文化强市、繁荣侨乡文化提供支撑。

统筹/张雷 文/江门日报记者 谌磊